鄧攸始避難,於道中棄己子,全弟子。既過江,取壹妾,甚寵愛。歷年後訊其所由,妾具說是北人遭亂,憶父母姓名,乃攸之甥也。攸素有德業,言行無玷,聞之哀恨終身,遂不復畜妾。
劉萬安即道真從子。庾公所謂“灼然玉舉”。又雲:“千人亦見,百人亦見。”
謝遏諸人共道竹林優劣,謝公雲:“先輩初不臧貶七賢。”
…相关:妖惑君、我被猫咪包围了、顶流儿子带我上恋爱综艺后、属于我的月亮、普通人的日记本、周生如故之殊途同归、我的饭馆馋哭世界[美食]、不是二婚是你第一次正确的婚姻、天才咸鱼、穿成男配长姐
郗超與傅瑗周旋,瑗見其二子並總發。超觀之良久,謂瑗曰:“小者才名皆勝,然保卿家,終當在兄。”即傅亮兄弟也。
遠公在廬山中,雖老,講論不輟。弟子中或有墮者,遠公曰:“桑榆之光,理無遠照;但願朝陽之暉,與時並明耳。”執經登坐,諷誦朗暢,詞色甚苦。高足之徒,皆肅然增敬。
子夏曰:“民之父母,既得而闻之矣;敢问何谓‘五至’?”孔子曰:“志之所至,诗亦至焉。诗之所至,礼亦至焉。礼之所至,乐亦至焉。乐之所至,哀亦至焉。哀乐相生。是故,正明目而视之,不可得而见也;倾耳而听之,不可得而闻也;志气塞乎天地,此之谓五至。”
…